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国殇。
千古无心誇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情的画面,以寒风中光秃的树在夕阳下发出悲鸣,象征着对国家不幸的哀悼。诗人感慨姜女这一历史人物,尽管她并无刻意夸耀自己的节义,但她的生死抉择却体现了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守,即“纲常”。姜女因丈夫杞梁战死而痛哭,她的故事流传千年,成为忠贞与哀情的象征。诗人认为,尽管关于姜女的故事可能存在一些误传,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她的美德和悲剧情感的认同。整体上,这首诗借姜女祠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传说中人性光辉的赞美。
不详
钱塘门外古昭庆,取便寻幽过野堤。
僧不参禅脩净业,佛无定相示全提。
法林自是忘忧所,精舍堪称小隐栖。
而我民艰常满目,岂能耽静对阇黎。
窣堵入云重,高盘灵鹫峰。
无先梵网域,最古化人踪。
岚影交窗翠,松阴入座浓。
归舆凹外转,犹听隔林钟。
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教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汭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