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书事(其二)

年来大阅振王猷,何复封疆万里忧。

丰水来同悬诏去,曲江春宴乍移秋。

无端寇盗时来警,多难身名老更愁。

闻道临轩隆将相,不知李郭孰前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联“年来大阅振王猷,何复封疆万里忧”,开篇即点出国家曾有大规模的军事检阅,以增强国力,但随即担忧起边疆的安全问题,流露出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注。这里“大阅”象征着国家军事力量的展示,“王猷”则代表了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方法,而“封疆万里忧”则直接指向了边防安全的潜在危机。

颔联“丰水来同悬诏去,曲江春宴乍移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丰水的来去与诏书的颁布与撤回进行对比,暗示了政治局势的瞬息万变。同时,“曲江春宴”与“乍移秋”形成季节变换的鲜明对比,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同时也可能暗指宴会从欢乐转为哀愁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无奈与感伤。

颈联“无端寇盗时来警,多难身名老更愁”,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动荡的描绘。诗人指出,无缘无故地,寇盗时常警报,这不仅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加重了诗人的内心愁苦。同时,“多难身名老更愁”一句,表达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个人的功名与理想似乎越来越难以实现,增添了诗人的悲凉之感。

尾联“闻道临轩隆将相,不知李郭孰前筹”,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当前国家决策者的疑问与期待。在这样的乱世中,谁能够像历史上的名将李广、郭子仪那样,为国家出谋划策,稳定局势呢?这一问,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9)

欧主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韩孟郁永平别驾

长天鸿雁几行鸣,知是雄飞向北平。

翰墨泉流称独步,干戈尘静有边城。

多酬国士登坛礼,兼得将军射石名。

买醉别离燕市久,上林还梦听春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黎美周会试

竹房芝阁数相从,先出长林四百峰。

夹道看花金腰袅,群仙分露玉芙蓉。

尊开夜月飘霜满,帆带春山点翠重。

裁就万言书早上,不虚词赋擅雕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何相君闻予假馆澹园感咏见贻赋此奉答

樾可栖迟竹可编,乾坤扰扰借孤眠。

旧来煨芋知良相,长记偷桃笑列仙。

乱日戈矛愁酷烈,好音肝胆幸流传。

亲人鱼鸟都相避,剩有池塘水复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答何象冈相公

诗筒不断甲兵馀,日月长天照敝庐。

齐物细推惟一马,加餐多籍有双鱼。

径荒松下归徵士,文赉山中相隐居。

遥望江云长弭棹,将疑门巷不容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