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二十)

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

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二十)》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诗中以“唐山流寓话巢痕”开篇,巧妙地将台湾与大陆的深厚渊源联系起来,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着,“潮惠漳泉齿最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台湾人口的繁盛与多元文化背景,这里的“潮惠漳泉”指的是福建的潮州、惠州、漳州和泉州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口迁徙对台湾早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百年来蕃衍后”则进一步强调了台湾在历经两个世纪的繁衍生息之后,不仅人口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族群多样性。最后,“寄生小草已深根”以“小草”象征台湾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众多生命与文化元素,生动地表达了它们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中,寓意着台湾与大陆文化的深厚联系和不可分割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历史上的重要变迁,也深刻揭示了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本质,体现了诗人对台湾深厚情感以及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十一)

食福年终是尾牙,盛筵今日请头家。

可怜索债从兹急,安得台高好避他。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十)

拌米为丸腻比脂,祀神祭祖两相宜。

初来新妇宜男相,一粒投炉卜已知。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支]韵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九)

虎头山畔听潮前,此日风高又一年。

遍语插萸诸弟辈,题糕莫负菊花天。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八)

月到中秋分外殊,尝新有饼美于酴。

良宵忙煞痴儿女,牧豕槽边问椅姑。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