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夏敬渠的《乌衣巷》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变迁交织的画面。首句“乌衣巷里旧堂前,燕子呢喃人不见”,以乌衣巷的衰败和燕子的呢喃反衬出人事的更迭,暗示昔日繁华已逝。次句“一年一度逐春风,春风不识当时燕”进一步强调季节轮回,而春风不知往昔燕子的主人已不在。
“燕去人亡巷黯然,我来卧听秋声颤”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秋声的颤抖更添凄凉。接下来,“鸡鸣山头瓦几堆,临春结绮颜色变”写山头废墟和昔日宫殿的遗迹,暗示六朝兴衰的无常。
“六朝事业随流水,潮打空城白如练”运用比喻,将历史比作流水,潮水拍打着空荡荡的城墙,象征着王朝的消逝。诗人感叹“虎踞龙蟠在眼前,风云易失英雄面”,表达英雄不再、世事如梦的失落感。
“书生本无缚鸡力,便欲归家焚笔砚”流露出书生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风流李白即吾师,兰陵美酒须尝遍”,借李白的豪放洒脱,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酒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乌衣巷的景象,寓言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展现出清朝文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