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名为《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其四)》。诗中描绘了墨梅的独特魅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墨梅在黄昏月色下的疏影横斜之美,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文人雅士的诗作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墨白何妨俗眼疑”,开篇即以“墨白”二字点题,墨梅以其独特的黑白对比,挑战着世俗的眼光,暗示了墨梅艺术的独特性和超越性。“写真妙处足天机”,进一步赞美墨梅画作的精妙之处,仿佛蕴含着自然界的秘密和规律,展现出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横斜疏影黄昏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黄昏的月色下,墨梅的枝条横斜,疏影斑驳,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象征着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世界——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
“貌尽西湖处士诗”,最后两句将墨梅与西湖的美景以及古代文人的诗歌相联系,强调了墨梅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载体。通过墨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和高尚情操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梅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宋代文人画的美学特征,以及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