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圣祖殿诗(其四)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在深邃的山间,靠近野外的水源边。
礼仪乐章在那里响起,谁能看见,谁能听见?

注释

深山:偏远的山区。
野水:野外的河流或湖泊。
礼乐声明:礼仪和音乐之声。
孰见孰闻:谁又能看见听见。
祖庙之严:祖庙的庄重严肃。
君臣则存:君臣关系得以维系。
失而不图:失去(传统)却不加考虑。
民以罔观:民众因此无所适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野水潺潺的画面,暗示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环境。诗人接着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礼仪乐章虽然存在,但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他强调了祖庙的庄重和君臣之间的秩序,认为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然而,如果一旦这些传统和法则被忽视或失去,民众将无所适从,难以明了何为正确的行为准则。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秩序维护的警示。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筠州圣祖殿诗(其五)

毛侯始来,其则有意。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章闻于朝,帝曰俞哉。弗改弗营,何以示民。

形式: 四言诗

水仙花(其二)

瑶环月下鸣,翠带风中举。

胡然洛浦神,胡然汉滨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其二)

晚景萧疏画不成,晚花作意出繁英。

鲜明独向霜露见,烂熳?随蒿艾生。

南国骚人知有待,西风蝴蝶更多情。

南山正在悠然处,安得芳樽与细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罂粟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