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饮马长城窟,寒泉咽不流。
髑髅腥枕雨,刁斗冷鸣秋。
瀚海烽烟断,阴山部落稠。
将军方阅武,醉拥紫貂裘。
这首明代童轩的《饮马长城窟行》描绘了一幅边塞艰苦卓绝的景象。首句“饮马长城窟”,以饮马于荒凉的长城遗址,暗示了战事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接着,“寒泉咽不流”进一步渲染了冰冷刺骨的氛围,泉水似乎也在低吟着凄凉。
“髑髅腥枕雨”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累累白骨在雨中显得尤为凄惨,令人触目惊心。而“刁斗冷鸣秋”则通过刁斗(古代军中的铜器,夜间用来报时和警戒)的冷冽声音,传达出夜晚的寂静与战事的紧张。
“瀚海烽烟断,阴山部落稠”两句,通过“烽烟断”表达战事的暂时平息,但“阴山部落稠”又揭示了边境部落众多,潜在威胁犹存。最后,“将军方阅武,醉拥紫貂裘”展现了将军在阅兵之后的豪迈与疲惫,他身披紫貂裘,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城边塞的悲壮场景,既有战争的残酷,又有边将的英勇,展现了明朝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不详
阴风烈烈吹黄沙,稽落山下愁云赊。
明妃马上面如玉,万里去适单于家。
玉关渐远人烟绝,回首汉宫唯见月。
琵琶掩恨去路长,塞雁叫寒天欲雪。
天欲雪,狐兔愁,殷柽萧萧古塞秋。
愿将一掬思乡泪,寄与黄河东去流。
君不见古来战士长城死,白骨累累多似蚁。
妾身虽辱亦不辞,忍使健儿为舆尸。
十五谁家女,新妆照水明。
采菱不愁暮,入浦月初生。
两桨摇月明,风吹浪花起。
惊起双鸳鸯,飞过野塘水。
阿哥阿嫂,兄弟而今俱已老。
斗粟从来尚可舂,慎勿阋墙竞些小,阿哥阿嫂。
苦苦苦苦,避却苍鹰逢乳虎。
年年剥削无了期,那得官中生卓鲁,苦苦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