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白石山寄怀杨荆州天培

千层紫气拥云浮,夹道长松径自幽。

未论青山怀谢朓,且看黄绢识杨修。

标题绝壁悬天外,名姓磨崖在上头。

若道衡阳无过雁,八行谁为寄荆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白石山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致的壮丽与幽静,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杨荆州天培的怀念之情。

首联“千层紫气拥云浮,夹道长松径自幽”,开篇即以“千层紫气”渲染出山中神秘而壮丽的氛围,紫气环绕,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接着“夹道长松径自幽”一句,通过长松夹道,营造出一条幽深的小径,暗示着探索未知的旅程即将开始,同时也预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发现。

颔联“未论青山怀谢朓,且看黄绢识杨修”,巧妙地引用了谢朓和杨修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谢朓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杨修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其聪明才智著称。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不必仅仅局限于眼前的风景,更应该像谢朓一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或像杨修那样,以智慧洞察世界。

颈联“标题绝壁悬天外,名姓磨崖在上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雄伟壮观。绝壁高耸,直插云霄,如同悬挂在天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名姓磨崖在上头”则可能是指某些历史遗迹或题字,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提醒人们记住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人们。

尾联“若道衡阳无过雁,八行谁为寄荆州”,以衡阳雁阵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衡阳雁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意象,常用来比喻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衡阳没有飞过的雁群,也有人会为他将思念之情传递给荆州的朋友。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白石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友情以及自我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白石山观音阁同皇尊元关周望龙叔玉黄仲黄赋

古木千章立,藤萝一道悬。

忽开峰顶鹫,如现水中莲。

阁爽迎朝霭,林閒散夕烟。

入厨烹苦茗,架竹接流泉。

地似逃秦隐,人将结晋缘。

况闻岩洞胜,还上最高巅。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入壶天洞

高峰片片白云遮,鸟道千寻一径斜。

洞口未乘缑岭鹤,涧边唯泛武陵花。

壶山采药疑无路,鸡犬逢人尚有家。

咫尺玉田如可到,与君随地炼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清观道士出山中酒小饮

丹霄缥缈俯尘寰,万仞天门尚可攀。

海日每悬青嶂外,琪花多在白云间。

悬空挂石连蓬岛,泻溜鸣泉响佩环。

欲就峰头镌名姓,磨崖今日为谁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云窝

崩崖如绝地,怪石若悬空。

猿挂藤枝上,人穿鸟道中。

梯行防木朽,林密畏途穷。

莫笑衣裳湿,云封几万重。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