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绣窗闭。窗外红帘垂地。

黄昏后,一点灯疏,曲几深屏不曾倚。添衣唤侍婢。

半臂绵温香腻。

淡妆就,月转花阴,炙罢银簧试双髻。幽意。碎难理。

渐翠袖慵抬,铅泪如洗。断肠诗草阑珊味。

早猛上心头,又来眉际。檀痕暗掐玉纤记。

谱入凤笙细。阶砌。乱蛩起。正如慕似泣,欲断还继。

秋宵漫把閒愁比。怅寒蝉瘦尽,霜雁回未。

芙蓉零落,吊艳影,岁暮矣。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兰陵王》是清代词人吴藻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夜晚独处画面。词的开篇“绣窗闭,窗外红帘垂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黄昏时分,室内灯光微弱,女子独自坐在曲几旁,未曾靠近屏风,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添衣唤侍婢,半臂绵温香腻”描绘了女子在寒冷中增添衣物,侍女在一旁服侍,温暖的气息和香气透露出生活的温馨。接下来,“淡妆就,月转花阴,炙罢银簧试双髻”写女子在月光下轻描淡抹,试戴首饰,流露出一丝闲暇与寂寥。

“幽意。碎难理”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思绪纷飞,难以整理。随后,“翠袖慵抬,铅泪如洗”描绘了她因愁绪满怀,连抬起衣袖擦拭眼泪都显得慵懒无力。词中的“断肠诗草阑珊味”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哀愁。

“早猛上心头,又来眉际”写出愁绪不断涌现,甚至刻骨铭心。女子在愁苦中尝试将这些情感化为音乐,通过“檀痕暗掐玉纤记,谱入凤笙细”表达出来,试图借此排解心中的苦闷。

最后,“阶砌。乱蛩起”借秋夜的虫鸣,象征着女子的愁绪如同秋虫般无尽,又如“慕似泣,欲断还继”。她感叹着“寒蝉瘦尽,霜雁回未”,寓言时光流逝,自己却无法逃离这无尽的愁苦。结尾“芙蓉零落,吊艳影,岁暮矣”以季节更替,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的青春已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深秋夜晚的孤独与愁思,以及对美好年华逝去的感伤。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玉笛数声何处。吹尽落梅飞絮。

楼外有红墙,不把夕阳围住。春去。春去。

愁杀好花一树。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百字令

似曾探到,者骊珠、颗颗光辉不灭。

妙手都从天际得,果是裁云缝月。

半面缘悭,千回梦想,一瓣名香爇。

惊才觉艳,玉台无此人物。

闻道近日宣文,绛纱帷里,弟子红妆列。

别有伤心圆缺感,渐渐鬓发如雪。

日暮天寒,卖珠补屋,此境和谁说。

读君诗罢,为君宛转愁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菩萨蛮

一年难得韶华住。墙围青粉风团絮。飞絮扑帘香。

柳丝多少长。阑干红几折,软靠罗衣碧。

不见夕阳还。画屏山外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卜算子

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

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

立近碧阑干,泪湿罗衫子。

芳草何曾解断肠,人自伤心耳。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