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卧龙图

汉家神器风波舟,奸雄环顾涎欲流。

斯时谁有匡扶具,南阳嘉遁阿衡俦。

帝室之胄何英伟,草庐三顾惊神鬼。

幡然感激释耕耘,一旦君臣若鱼水。

鼎分毕竟不能休,务偿初志复神州。

永安遗恨抱终古,出师二表殚嘉猷。

锦水祠堂宛如故,剑阁荒芜流马路。

七擒南徼詟天威,八阵夔城讶神护。

营中星陨渭滨秋,五丈原头杀气收。

归榇犹能走仲达,运移汉祚终难留。

英雄千载空惆怅,商周人物能多让。

世间成败不足凭,卧龙遗址人争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题卧龙图》描绘了诸葛亮辅佐蜀汉的历史场景,以卧龙诸葛亮为核心,展现了他从隐居到出山,辅佐刘备建立基业,直至鞠躬尽瘁的传奇一生。诗中通过“汉家神器风波舟”象征国家命运如舟摇摆不定,“奸雄环顾涎欲流”暗指外部威胁与内部挑战,诸葛亮的出场则如同“草庐三顾”的佳话,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和刘备的慧眼识人。

“鼎分毕竟不能休,务偿初志复神州”表达了诸葛亮北伐的决心,试图恢复汉室江山。“永安遗恨抱终古,出师二表殚嘉猷”提及了他在五丈原的遗憾以及《出师表》中的深谋远虑。接下来,诗中通过“七擒南徼”、“八阵夔城”等典故,赞扬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智慧。

然而,尽管诸葛亮有卓越功绩,最终仍未能挽留汉室衰落的命运,诗以“归榇犹能走仲达,运移汉祚终难留”表达这一悲壮结局。结尾处,“英雄千载空惆怅”,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事迹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兴衰无常,英雄业绩难以长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智勇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感。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户部尚书沈公致仕

君不见文富二公当耄耋,起复入朝人共悦。

进退从容大节完,千载令人羡英杰。

又不见广受二疏归故乡,冠盖如云拥道傍。

道傍观者咸叹息,芳名百世犹辉光。

后来谁可继前躅,今喜司徒更知足。

再入朝行三载馀,浩然归志如鸿鹄。

鹤发童颜近八旬,休官高趣寓鲈莼。

篱边秋兴黄花发,林下春游翠竹新。

天壤之间乐谁比,兰玉盈庭欢不已。

水光山色独扶筇,月白风清随泛蚁。

物外缁巾返自然,太平人世乐天年。

江乡容与不知老,一任人称地上仙。

形式: 古风

芦沟晓月(其一)

金鸡唱彻扶桑晓,残月娟娟挂林杪。

长河斜抱凤池西,流彩遥连碧波杳。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

桂魄千层琥珀莹,蟾光万顷玻璃同。

霜叶飘飘缀马鬣,沙河闪烁黄金屑。

芦荻声乾风力寒,烟霏才上银河灭。

往年几暇曾一临,碧波渺渺芦花深。

千官振辔发归骑,月华犹在西山岑。

形式: 古风

芦沟晓月(其二)西山霁雪

太行西来几千里,突兀连峰半天起。

朔风吹雨凝作花,玉龙盐虎相偎倚。

嫩寒澄霁朝暾红,千峰万峰如发蒙。

瑶华散尽锦屏列,露出朵朵金芙蓉。

兹山见说多奇秀,况复清明景偏茂。

日射松梢翠欲流,云开石窦冰成溜。

捲帘坐对情何浓,预为吾民歌岁丰。

瑞麦连云先有兆,遗蝗入地潜深踪。

形式: 古风

芦沟晓月(其三)蓟门烟树

蓟门近与都城通,佳气葱葱一望中。

朝烟暮烟自漠漠,远树近树皆濛濛。

居民乐土今百载,闾阎相望春长在。

榆柳分行似幕张,桑麻遍野如云叆。

红稀绿暗鸟声和,往来车马肩相摩。

酒馆纷纷笑语集,旗亭渺渺离情多。

都市楼台迷远近,殊方宾贡无停运。

须知此地异寻常,会教永作韶华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