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南宗开士共推贤,语默忘机合自然。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

宴坐草堂诸念息,只应馀习在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南方的高僧们共同推崇他的贤德,言语行动中忘记世俗机心,一切都顺应自然。
他在京城游历如同云彩从山峰升起,回归故乡时像仙鹤直冲云天。
停船后他指着那灵溪的岸边,煮茶还需用那瀑布的清泉。
在草堂静坐,一切杂念都消失,可能只剩下写诗的习惯留存了。

注释

开士:佛教用语,指修行有道的出家人。
忘机:忘记世俗机巧之心,形容心境淡泊。
上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京城。
故山:故乡的山,指诗人归乡之地。
舣舟:停船靠岸。
烹茗:煮茶。
宴坐:静坐,闲适地坐着。
馀习:遗留的习惯或习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和谐生活状态以及自然景观的美丽。"南宗开士共推贤,语默忘机合自然"表达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获得同侪们的尊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则描绘了一种回返本真、超脱尘世的意象,鹤冲天象征着僧人的精神飞扬。

"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中的“舣舟”和“灵溪岸”展示了僧人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而“烹茗还资瀑布泉”则是对僧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写实,体现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

"宴坐草堂诸念息, 只应馀习在诗篇"表达了僧人在草堂中安坐,心无杂念,只需留意于诗词之中去领悟生活和宇宙的真谛。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学修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于清净、超脱和文学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1)

冯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榴皮题壁韵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

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山家

别崦人家笑语微,好风浑在绿杨枝。

清明定是花开远,太半蜜蜂经宿归。

形式: 七言绝句

祁门道中

麦颖垂垂稻已秧,好风晴日燕飞忙。

无人得似游丝懒,相逐秋千过粉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所思

雁自飞飞水自流,西风不寄小银钩。

斜阳何处横孤簟,十二阑干一样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