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友岩松静且深,因风戛玉复摐金。

数竿潇洒意弥足,千亩何须忆武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宁静之美。诗人以“作友岩松静且深”开篇,将竹子比作岩松,不仅强调了竹子的静谧与深远,更暗示了竹子如同良友一般,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宁静的享受。

接着,“因风戛玉复摐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玉石与金属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数竿潇洒意弥足”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潇洒与自在,即使是一两根竹子,也能展现出足够的风姿和韵味,无需成片的竹林才能展现其美。

最后,“千亩何须忆武林”则表达了对竹林广阔美景的向往,但同时也说明了单几竿竹子的魅力已足以令人满足,不必追求大规模的竹林景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泠然阁

石诡松益奇,山峻风偏峭。

披襟坐虚阁,天籁动万窍。

偶此方外方,究其妙中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雨花室杂咏(其一)

石磴攀萝步入深,精庐潇洒昼沉沉。

不因诘曲径千转,那识高閒一晌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雨花室杂咏(其二)

抱石孤松若个栽,翻涛谡谡扫香台。

兴豪拟问维摩诘,满室天花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雨花室杂咏(其三)

构筑无多足畅情,一窗山翠映人清。

濛濛常自沾衣润,又见春云傍岭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