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得家报

寒冱岁添闰,凄清旅值冬。

竹垣风易入,茅屋露偏浓。

独处难成豫,随班亦寡悰。

食常过日午,起每听晨钟。

叨窃诚无补,疏卑易见容。

屡移带孔缓,经月印奁封。

萝户书长掩,苔阶履不跫。

发缘霜后减,骨以病来慵。

风土何多异,亲知不一逢。

乡书才昨至,归梦屡怔忪。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闰月冬季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寒冱岁添闰,凄清旅值冬”点明了时节背景,寒冷的冬天加上闰月的特殊日子,让旅途中的诗人倍感凄清。颔联“竹垣风易入,茅屋露偏浓”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竹篱笆容易让冷风侵入,简陋的茅屋露水更显浓重。

颈联“独处难成豫,随班亦寡悰”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在人群中也感到寡淡无趣。接下来的“食常过日午,起每听晨钟”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在闰月中的生活状态,饮食作息都显得迟缓而沉闷。

尾联“叨窃诚无补,疏卑易见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情绪。接下来的“屡移带孔缓,经月印奁封”描述了诗人身体状况的变化,带孔逐渐变宽,说明体重减轻,长时间未开的印章也因长时间未使用而生锈。

“萝户书长掩,苔阶履不跫”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寥。最后,“发缘霜后减,骨以病来慵”直抒胸臆,霜后的头发减少,病痛使得身体更加懒散无力。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何象冈宫詹书寄诗扇集序赋答

一自投荒澨,星霜五易杓。

身难依日月,梦屡切云霄。

地尽天涵水,气生月应潮。

津迷针是导,风利梗同飘。

逆浪鱼爷壮,吹沙飓母骄。

确田刀作耨,村屋苇为寮。

俗古文儒盛,风偷俗尚浇。

遐方徵翡贝,近地少渔樵。

薄宦嗟浮海,劳薪任折腰。

未能收铁网,徒自望铜标。

之子今名世,天生翊圣朝。

弘文资黼黻,卑论采刍荛。

品藻骀增价,吹嘘羽送飙。

感深唯一涕,喜极更难描。

车笠盟何有,山钟气讵遥。

自甘社栎弃,敢望馆材翘。

山衮行当补,商彝亟待调。

波臣惟有祝,报答愧明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寿周宗师三十四韵

凤历三千纪,龙沙八百身。

贞符归宝箓,华祝叶昌辰。

五老降庐阜,双姑立汉滨。

地灵应产杰,维岳寔生申。

夙昔金闺彦,迟回玉署春。

瞻天惟尺五,就日有重轮。

自出南方牧,旋分海国巡。

宪邦文允武,提辖士和民。

铁网罗周乂,铜标纪汉臣。

众流宗水鉴,梦象属陶甄。

画角和门壮,朱弦清庙陈。

临戎方缓带,校士每垂绅。

霜日暄兼肃,玄风穆以淳。

谈边聚米得,问俗察眉真。

文治光三象,兵机遁八垠。

山深丛藿护,海沸一堤湮。

月旦凭高下,风裁迈等伦。

遂令荒徼士,同饮上皇醇。

竞献怀中宝,全收席上珍。

抟风培劲翮,纵壑养修鳞。

水蛋趁蛟市,山黎耕岛畇。

断鳌擎浪箭,佩犊卧花茵。

杲日随潮至,光风转律新。

荣河刚荐瑞,紫气俨浮闉。

九室梁为楩,八千岁是椿。

丹台推仙史,清世仗端人。

会接三山近,筹添五指匀。

章缝环济济,璎弁走蹲蹲。

香袅焚唵叭,镫华耀蚌蠙。

琼浆调凤髓,金馔鲙龙唇。

椎结吹红贝,越裳贡白鷷。

麒麟看画像,蝌蚪待镌珉。

桃李言何有,台莱咏已频。

自惭叨雨露,何以答洪钧。

形式: 排律

寿张太尊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和冬至与诸生饮酒

葭管微微动,天心在此中。

始知造物意,未遣一阳穷。

静息方持禁,斋心暂却饛。

那堪商旅息,更讶宾朋同。

玄液劳于坎,苍杓指自东。

阳微风不竞,海暖气潜通。

螺盏吹波绿,牙筹点漆红。

风光谁是主,潦倒我成翁。

书史占云瑞,农祥祝岁丰。

阶蓂刚换叶,厨萐未成丛。

海国三株树,神山五粒松。

乘槎如贯月,破浪拟乘风。

衰凤徒歌楚,无鱼岂叹冯。

真成身似叶,更讶鬓如蓬。

止酒思陶令,赓诗忆长公。

临风数归翼,不是羡冥鸿。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