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

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

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

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首句“酌君白玉杯”,以酒宴为背景,预示着即将分别的沉重氛围。接着“赠君黄金鞭”,以贵重的礼物象征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祝福。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期待。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诗人亲自为友人唱出短篇歌曲,以此表达心中的情感。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蜀地的地理风貌,“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蜀地与外界相隔遥远,山川壮丽,充满了神秘与壮阔。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赞美了蜀地肥沃的土地和壮美的山水。接着提到历史人物文翁和诸葛亮,“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他们对蜀地的贡献,使得风俗得以改变,国家秩序井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表达了对蜀地历史文化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强调了友人在使命中的礼仪重要性。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场景,冠盖相映,照亮了江边。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江面清澈,新鱼跃起;绿树环绕,成为离别的宴席背景。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表达了对友人壮志远行的敬佩与不舍。最后,“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认为这次分别虽悲伤,但友情之美值得颂扬。诗人以“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结束,表示将这份情感化为歌声,在秋风中传唱。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远行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蜀地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观种蔬人

种蔬不满畦,畦大蔬亦长。?瓠荂修条,韭薤被腴壤。

耘耔励昕夕,灌溉益培养。

新苗抽露茎,巨叶覆云掌。

生意日已敷,辟土日已广。

沟浍渐疏豁,螟螣在祛攘。

靡靡充盘盂,稍稍积瓶盎。

乃知天地间,服力足有仰。

苟不苦心志,胡能奉馀飨。

为尔罄空言,聊以寄幽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梁氏偕老诗卷

在昔有夫妇,隐居随岩巅。

饥食岩中芝,渴饮岩下泉。

一朝化双鹤,飘飘上九天。

蹇予好事者,览兹怀古先。

迩来安宜生,叙述梁氏贤。

交游崇信义,举指节周旋。

雍容家室间,琴瑟协鸣弦。

宾客敬相待,子孙罗其前。

秋霜照白发,消遥各忘年。

世虑素超越,一日同弃捐。

乡里悉惊羡,诗赋多流传。

我思人之死,渺如风中烟。

偕欢尚莫遂,偕老难必然。

王国道化行,仁风被八埏。

俾民生无虞,俾民死获全。

我歌汝坟章,再赓偕老篇。

一为梁所重,一为圣所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陈克明陪师进浙与孙伯融各赋五言赠别分得蛟龙得云雨五韵

轰霆撼鞞鼓,飞雾扬旌旄。

元戎事西浙,大飨行南郊。

群舞士气作,拔剑挥长蛟。

柳色何依依,鸟鸣何嗈嗈。

陈师谅及时,观者为改容。

引领待神捷,归骑看游龙。

谢安本伟人,乐毅乃豪客。

出处贵有时,论议重有益。

君看汗竹间,勋庸匪轻得。

武林古都会,冠盖游缤纷。

念此丧乱中,孰不思汝坟。

愿言崇慰止,庶以集如云。

回风来树颠,旭日丽江渚。

临别赠长歌,歌竟暂容与。

君知大旱秋,嗷嗷望霖雨。

形式: 古风

明发

迂拙本所尚,谬膺时见知。

高车踵华要,岂不日求思。

徂春历西垣,托以国藩维。

兹辰溯东鲁,重以民命司。

抚已揆中素,忧感积如丝。

简书遽临门,我何敢迟迟。

仆夫具行装,明发大江湄。

朋情念远别,临饯难为辞。

好风吹杨舟,旭日丽彩旗。

流波渺东注,缅怀当若斯。

圣明极高厚,疏浅谅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