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高林俯清流,小径遵岸曲。

书声松桂深,知有幽人屋。

索居非遁迹,读书岂干禄。

义理发我蒙,悦怿心自足。

古人已云远,古道宜自勖。

掩卷三叹馀,江天晚涵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高林清流、小径曲岸、松桂书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隐逸脱俗的氛围。"高林俯清流,小径遵岸曲",描绘了山林与流水的和谐共生,小径蜿蜒于岸边,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书声松桂深,知有幽人屋",通过书声与松桂的映衬,暗示着隐居者的存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索居非遁迹,读书岂干禄",指出隐居并非逃避现实,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富足;"义理发我蒙,悦怿心自足",强调通过读书来启发智慧,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与学习,"古人已云远,古道宜自勖",表达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追慕,并鼓励自己坚守正道。

最后,诗人以"掩卷三叹馀,江天晚涵绿"收尾,通过阅读后的深思与感慨,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江天,晚霞映照下的绿色江面,寓意着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闰九月王修撰直宅对菊分韵得喜字送其兄行敏

故人劳远来,所念在难弟。

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

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

掇英汎芳樽,时羞杂陈几。

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

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

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

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

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

明河转虚檐,零露袭华绮。

众宾虽已散,迟留独未起。

明发理归桡,离忧复兹始。

形式: 古风

暮上吕梁洪

黄河从西来,万里走浊浑。

吕梁乃故道,势若逸马奔。

我来趋王程,至此日已昏。

挽夫识予意,驾牛乘夜喧。

滩回石乱斗,水与船相吞。

攀援一失势,转眼不可存。

巨缆虽云牢,怀畏时自扪。

须臾际安流,稍觉宁心魂。

因之劳其勤,斗米代双樽。

汝劳勿复道,吾侪赖君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梦两儿

两儿别来久,累夜梦何频。

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

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

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

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

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

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

忠君我自勉,孝悌儿当勤。

形式: 古风

题徐训导廷献魁山旧隐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