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龚嘉谋墨梅

梅花一枝复一枝,是邪非邪吾不知。

空堂惨淡寒寂寞,安得璀璨生光辉。

今朝朔云覆江野,无乃雪花冲屋楣。

少定徐观元不尔,壁上横陈皆不飞。

摩挲零乱争欲动,亟避又不来沾衣。

稍悟寒英著明缟,已信未信犹衔疑。

虽然是梅不是雪,亦岂人力攘天机。

伸脚欲下俄复缩,泠泠亦似奔湍溪。

忽听檐牙啅林雀,纷纷惊下玉葳蕤。

鼻端三嗅定何有,萧骚若有霜风吹。

乃是瀼溪小龚子,搦笔汎翰生清奇。

老杜见松被松嚇,王子见梅遭梅欺。

却忆西湖疏影里,断桥流水袖香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名为《题龚嘉谋墨梅》。诗中描绘了作者对一幅墨梅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篇以梅花的繁复生长为引,通过“是邪非邪吾不知”一句,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真假难辨的赞叹。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空堂之中,感受着环境的冷寂与梅画的孤傲,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独立于世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摩挲零乱争欲动,亟避又不来沾衣”,生动地描绘了墨梅在纸上的质感与动态感,仿佛梅枝在轻轻摇曳,却又随时准备离开画面。通过“稍悟寒英著明缟,已信未信犹衔疑”,诗人表达了对梅画之美的逐渐领悟与内心的疑惑,展现了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

进一步,诗人指出梅并非真实的雪花,而是自然与人力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独特性的认识。通过“伸脚欲下俄复缩,泠泠亦似奔湍溪”,诗人以梅画的动态感比拟水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忽听檐牙啅林雀,纷纷惊下玉葳蕤”,通过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仿佛梅画中的梅花在风中飘落,与现实世界产生了奇妙的互动。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回忆起西湖边的梅花,以及断桥流水袖香归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墨梅画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题俞舜俞墨梅

杨无咎,透梅肝胆入梅心。

俞舜俞,刳梅皮骨到梅髓。

大江之西出二士,长淮以北屈两指。

吾尝菁村山中饱玩玉葳蕤,十里五里无他枝。

所恨俞子不同载,至今心系吴江湄。

吾尝竹山道上烂看蜡凌乱,三程两程行不断。

所恨俞子不同征,至今梦绕襄山畔。

百尺卷雪楼,十顷黄龙州。

此地遇俞子,此时逢孟秋。

巽二滕六皆未集,广寒宫中暗窃来相投。

一枝两枝虽不多,千林红紫无若何。

七尺八尺抑何短,万里莽苍亦云满。

赠尔一则语,收却万年功。

真梅蕴在磊块胸,幻梅流出精明瞳。

溟濛摸索未有睹,惨淡经营何所从。

中庸大学松斋绎几转,楞严圆觉竹几翻数卷。

他时相逢江路傍,茫茫江月梅花香。

但见梅花普照眼,不为梅花空断肠。

形式: 古风

题晁子止侍郎小横轴江路野梅数枝

西楼何自有江声,安得梅花的皪明。

斗转参横无定舍,侍郎行处亦随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其一)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

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其二)

半腰已自见全身,但要当人著眼明。

觑到梅花头上上,十方同是玉为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