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芸生表兄饭余因拟以园枣赠之

我家庭前枣,纂纂枝叶繁。

四邻仰碧荫,浓绿迎朝暄。

凉秋落嘉实,荐羞偕蘋蘩。

同年恣掇取,持献慈颜温。

忽忽三十载,趼足归灵幡。

白云蕴三径,空有赤心存。

时物倏已变,踯躅潜声吞。

言念桂林宗,出门寻诸昆。

诸昆半零落,与君共酒樽。

投以林中果,报我盘中餐。

甘苦须共尝,且复培其根。

结邻事农圃,邠俗古所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表兄方芸生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描述家庭前枣树的茂盛与四季更迭的变化,隐喻了人情世故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首句“我家庭前枣,纂纂枝叶繁”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枣树的茂盛生长象征着深厚的情谊。接着,“四邻仰碧荫,浓绿迎朝暄”描绘了枣树为四周邻居带来的阴凉与生机,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互助。

“凉秋落嘉实,荐羞偕蘋蘩”则转入对秋天果实的描写,嘉实(成熟的果实)与蘋蘩(祭祀用的蔬菜)并提,寓意着丰收与祭祀的喜悦,同时也暗含着对年华易逝、岁月如流的感慨。

“同年恣掇取,持献慈颜温”表达了诗人与表兄一同采摘果实,共同分享,最后将这份温暖与爱意献给长辈,体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馨与和谐。

“忽忽三十载,趼足归灵幡”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三十年的光阴仿佛一瞬,曾经的欢聚如今只能通过灵幡(祭奠先人的标志)来寄托哀思。

“白云蕴三径,空有赤心存”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日友情的怀念,虽然物是人非,但那份真诚的心意依然存在。

“时物倏已变,踯躅潜声吞”表达了面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沉默,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复杂。

“言念桂林宗,出门寻诸昆”转而提到与表兄的重逢,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寻找,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诸昆半零落,与君共酒樽”描绘了重逢时的场景,虽然兄弟间有人离散,但依然能够举杯共饮,共享欢乐。

“投以林中果,报我盘中餐”体现了友情的互动与回馈,一方以林中果相赠,另一方则以盘中餐回报,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甘苦须共尝,且复培其根”则是对友情的深化,强调了在人生的甘苦中共同经历与成长的重要性,同时呼吁要继续培养和维护这段珍贵的友谊。

“结邻事农圃,邠俗古所敦”最后以农耕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淳朴、和谐生活方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

吴赓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阴雨

阴雨倏已霁,晴云映夕曛。

碧萝翳古松,竹阴生微寒。

散步石涧西,俯首见游鳞。

清泉响愈静,旋流荡遗尘。

我亦能超物,触景情良殷。

徘徊月初上,且邀共清樽。

形式: 古风

题人山居

人生各有志,忧乐不相如。

名花滋雨后,好鸟爱晴初。

郁郁川原秀,长廊夜月虚。

疏星淡杨柳,清露濯芙蕖。

以是为长策,何妨半亩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舟次仪征过秋水庵

真州溪路狭,日色满空林。

忽叩柴关寂,遥知秋水深。

鸟穿幽涧入,藤挂碧云阴。

不见支公返,空余壁上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过田家

前溪水新足,布谷飞参差。

荷锸行烟际,东皋耕种时。

樵歌出林晚,返照下山迟。

借问汉阴叟,灌园方在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