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其七)

当年出塞几红娃,曾共毡房看雪花。

今日湖亭霜月夜,梦中犹听撚琵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当年离开家乡时,有多少孩子天真无邪地出塞
曾在毡房里一起观赏飘落的雪花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间。
塞:边关,这里指边境地区。
红娃:形容孩子天真烂漫的样子。
毡房:蒙古族等游牧民族居住的简易房屋,用毡子搭建。
雪花:象征纯洁和故乡的回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斗南所作的《题汪水云诗卷(其七)》。诗中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边塞生活,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当年出塞几红娃"描绘了年轻时一同远赴塞外的伙伴们,"曾共毡房看雪花"写出了他们在寒冷的边疆共同欣赏雪景的情景,充满了豪迈与友情。而今在湖亭霜月下,诗人却只能在梦中再次听到那熟悉的琵琶声,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旧日时光的深深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3)

胡斗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汪水云诗卷(其六)

越舞吴讴别几春,御船坊下即迷津。

年来依旧多游赏,半是南人半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汪水云诗卷(其五)

箧里新诗意不传,飘蓬白发地行仙。

江南江北都看了,更住西湖一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汪水云诗卷(其四)

魁笑先生尚可痴,湖山日日有新诗。

水光云影窗三尺,雨抹晴装画四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汪水云诗卷(其三)

老来无意谒侯门,自爱梅花水月村。

更拟孤山结茅屋,杖藜聊复信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