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鹿鸣宴诗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礼仪盛大,使者出行,光芒如同照耀乡里的精英。
虽然在贞元科举中连连得志,有幸在司隶龙门榜上留名。
即使是宋代的高考试卷也不算难事,苏氏兄弟的清廉节操才是真正的荣耀。
背着书箱自立自强应当如此,怎能逊色于昔日的祢衡呢。

注释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着庄重和盛大。
皇皇:盛大、威严的样子。
使者:被派遣传达命令或信息的人。
光华:光芒。
乡英:乡里的杰出人物。
贞元:唐朝的一个年号。
虎榜: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联捷:连续考中。
司隶龙门:古代官署名,这里比喻科举考试的高榜。
幸缀名:有幸上榜。
二宋:泛指宋代。
高科:科举考试的高名次。
易事:不难的事。
两苏:指宋代的苏轼和苏辙兄弟。
清节:清廉的节操。
囊书自负:背着书箱,自力更生。
应如此:应该像这样。
肯逊:愿意逊色于。
祢正平:东汉末年的才子,以直言敢言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次鹿鸣宴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和谐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与道德操守的重视。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场景,礼乐代表着礼仪之邦的风范,而“皇皇”则是形容词,表示最高贵和尊严的样子。使者象征着政府官员或使节,他们的行止都显得光辉灿烂,彰显着一种高洁的气质。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诗人所处的时代与理想中的社会状态进行了对照。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这里“贞元”指的是唐代贞元年间,那是一个科举繁荣的时期,“虎榜”则是科举考试中公布成绩的榜单。“联捷”意味着连续多次考取。而“司隶龙门”则是比喻,意指通过了严格的选拔。诗人自谦地将自己的功名与古代科第高手相提并论。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二宋”指的是北宋和南宋,而“高科”则是指高级别的科举考试。“犹易事”表明诗人对这些考验持有轻视态度。而“两苏”则指的是苏轼和苏辙,清节则是指他们的高尚品德。诗人认为真正值得荣耀的是这种清廉正直的品质。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囊书”可能是指诗人的作品或心得,而“自负”则是指诗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应如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和修养的自信。而“肯逊当年祢正平”则是一种谦虚之词,表示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与古代圣贤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以及个人品德操守的重视,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文天祥作为文学家的才华。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书省营缮事时落成适潘秘丞得郡槜李并饯行有诗

蓬壶日月四时春,金碧新来绚帝宸。

俎豆幸陪麟省隽,衣冠中有虎符新。

诗馀和气生谈麈,坐久风光入醉茵。

多谢兰台旧盟主,好归群玉领儒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行

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

短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行有感

蒲萄肥汗马,荆棘冷铜驼。

巫峡朝云湿,洞庭秋水波。

穷愁空突兀,暗泪自滂沱。

莫恨吾生误,江东才俊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竹间

倦来聊歇马,随分此青山。

流水竹千个,清风沙一湾。

乾坤醒醉里,身世有无间。

客路真希绝,浮生半日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