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灵岩寺

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

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

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

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

香篆清风袅,松廊翠巘低。

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

破梦泉声急,飘凉竹韵凄。

微阳生顶上,残月落峰西。

暂到犹尘虑,长居信觉迷。

致君功业就,向此卜幽栖。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山腰处有古老的寺庙,攀援藤萝踏石梯。
寺名显赫,被誉为四绝之地,美景超凡,源自三齐之地。
古殿如仙境,烟霞缭绕,庭院深深,桧柏夹道。
山岳灵气划分天地,云雾险峻直通天际。
香烟袅袅随清风,松木走廊下翠峰低垂。
尘世喧嚣无处入,唯有幽鸟在岩间鸣啼。
泉水声唤醒梦境,竹叶轻摇带来秋意凄凉。
阳光微弱洒山顶,残月西坠于峰侧。
短暂来访仍带尘世烦恼,长久居住或许能忘却迷惑。
为君成就事业,我在此寻求隐居之所。

注释

山半:山腰。
招提:寺庙。
萝:藤萝。
石梯:石阶。
佳名:美名。
四绝:极高的赞誉。
胜境:优美景色。
三齐:古代地区名。
殿古:古殿。
烟霞窟:如烟霞般的洞窟。
桧柏蹊:桧柏小径。
岳灵:山岳之灵。
地界:天地分界线。
天倪:天空边际。
香篆:香烟如篆文。
松廊:松木走廊。
翠巘:翠绿的山峰。
飞尘:尘土。
幽鸟:幽静处的鸟儿。
破梦:打破梦境。
飘凉:飘逸清凉。
竹韵:竹叶的韵律。
微阳:微弱的阳光。
残月:残缺的月亮。
峰西:峰顶西方。
尘虑:尘世忧虑。
觉迷:觉悟与迷失。
致君:为君。
功业:事业。
卜幽栖:选择隐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涉游历泰山灵岩寺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自然风光和禅意氛围。首联“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描绘了寺庙坐落在半山腰,攀援藤萝、踏石而上的情景,展现了登山的艰辛与寻幽的兴致。

颔联“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赞美了灵岩寺的美名远扬,以及其超凡脱俗的胜景,暗示了泰山文化的深厚底蕴。颈联“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沧桑与静谧,以及庭院中桧柏夹道的景象。

“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泰山之高峻,仿佛将天地分割,云雾缭绕,险峻无比。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香篆清风袅,松廊翠巘低”,描绘了寺庙内香烟袅袅、松林幽深的环境,增添了禅意。

“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写出了山寺的清净,尘世纷扰难以侵入,只有鸟鸣声在山谷间回荡。尾联“微阳生顶上,残月落峰西”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色,诗人感叹在此短暂停留仍感尘世烦恼,若能长居则能超脱世俗。

最后两句“致君功业就,向此卜幽栖”表达了诗人对功成名就后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处寻求心灵的归宿,实现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1)

滕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晴可喜同吴斗南登塔院

一雨浃辰外,乍晴如酒醒。

临溪照净绿,陟巘到高青。

翠霭俯深樾,黄云迷远坰。

超然信尘表,风袂袭泠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普照寺

海翻波浪绕危峰,无尽岩前此界空。

不是灰心求佛者,片时艰住寂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拜岳将军墓

大坟老树列其中,小冢旁堆树亦同。

不世孝忠惟父子,极天愤痛在英雄。

上方有剑谁能请,中国输金使不通。

相对含悲石翁仲,老衰无泪落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溪村

独步溪村午,时时一二家。

绿波浮锦鸭,翠草点黄花。

钓石临溪古,连山绕径斜。

幽人吟未极,西日散平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