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峦叠翠的绿叶影里,遍地的千叶海棠宛如灿烂的锦绣明霞。紫腻红娇的花儿仿佛永远也扶不起的娇弱美人般惹人怜爱。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此时正是最美好的观赏时节。娇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没有完全绽放,却被温柔的春光滋养白里透红,仿佛白净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红一般。小亭分外寂静,没有人声,可这春日的宁静又被那幼小的黄莺一声婉啭的啼鸣打破。
还记得当初与心爱的人儿携手游于花丛中的情景,我不时为她撷取一枝美艳的海棠簪于鬓发,风韵在她的神采之间流荡。我们每一个软语温存的细节都没有逃过花儿的眼睛,然而冬去春来,花儿在不断地辗转开放,我们那软语相怜的情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浅斟低酌,现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够就此归去呢?夜深之时我还要与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还要在这里与花儿相守。要不然等春归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寻找诗料呢?恐怕到时即使是愁肠寸断,也写不出什么诗篇来。

注释

念奴娇: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
该调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宜雨亭:亭名,在张鎡的南湖别墅里。
千叶海棠:海棠的一个品种。
千叶:指重迭的花瓣。
绿云:喻指海棠枝叶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鲜艳美丽。
文绣:绣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
形容花叶色彩之美。
紫腻红娇:指深浅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娇嫩之态。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红透。
芳阴:花丛中。
双波:指双目含情。
小语:细语。
争得:怎得。
相守:相伴。
诗瘦:为吟诗而使人瘦。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描绘了一幅春日海棠盛开的美丽画卷。"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以云彩和霞光比喻海棠花瓣的繁复与色彩斑斓,犹如锦绣般绚丽。"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写出海棠含苞待放的娇嫩与诱人。

接着,词人赞美了海棠在春寒中半开半合的姿态,以及它在晴天下的娇艳,"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仿佛海棠的色泽都因春日的滋养而更加饱满。"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衬托出海棠的娇美。

回忆起与佳人携手赏花的情景,海棠花枝斜挂,如同美人双颊的娇羞,"一枝斜带艳,娇波双秀",形象生动。词人感叹花虽美,但难以如花期长久,"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词人希望与佳人共度美好时光,"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不愿轻易分离。他期盼留住春天,以免独自面对春去花落的凄凉,"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陈虚中席上和李商老雪词

柳絮随风散漫飞。檐冰成柱粟生肌。

力排寒气赖金卮。

赋丽谁为梁苑客,调高难和郢中词。

且烦呵笔写乌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偷声木兰花.梅

景阳楼上钟声晓。半面啼妆匀未了。斜月纷纷。

斜影幽香暗断魂。玉颜应在昭阳殿。

却向前村深夜见。冰雪肌肤。还有斑斑雪点无。

形式: 词牌: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和人梅词

江边一树。愁绝黄昏谁与度。琪树琼枝。

不受雄蜂取次欺。风前望处。直恐乘风吹得去。

能动诗情。故与诗人独目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中秋

寻常三五。坐待丹山飞玉兔。试问常娥。

底事清光此夜多。尊空客满。纵有鹔鹴无处换。

不倒金荷。可奈金波潋滟何。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