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渡江问鱼价,人来索酒钱。
妇姑亦不恶,便煮缩项鳊。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的生动画面。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渔民们在渡江捕鱼时的日常情景。
首句“渡江问鱼价”,简练地勾勒出渔民们在江面忙碌的身影,他们一边渡江,一边询问着鱼的价格,体现了渔民们对渔业收益的关注和对市场行情的敏感。
接着,“人来索酒钱”一句,描绘了渔民们在劳作之余,与过往行人交易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渔民们的朴实生活,也展示了他们与周围社会的互动。
“妇姑亦不恶,便煮缩项鳊。”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渔民家庭的生活场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渔民的妻子和姐妹们并不嫌弃捕获的小鱼,而是将其煮熟,共享劳动成果。这一细节温馨而真实,体现了渔民家庭间的和谐与相互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们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不详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郎君巧歌《杨柳枝》,柳眉初出学月支。
隋堤千树烟光暮,不如柳眉初出时。
凤城三月草色青,池塘飞絮相飘零。
风吹宛转低扑人,长空白日流榆星。
日边宝书开紫泥,内臣珠帽辇步齐。
君王视朝天未旦,铜龙漏转鸡人啼。
金炉宝熏留篆云,花间百舌鸣早春。
五坊戏马赛争道,传声催赐十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