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艰辛与孤寂。首句“石乱不成路”,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难以行走的情景;“东行常有声”,暗示了环境的荒凉,只有风声相伴。接着,“荒山无鸟语”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和空旷,而“瘠土半驴耕”则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以一匹瘦弱的驴子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反映出当地生活的贫困。
诗人夜晚投宿于茅店,借酒浇愁,唤来店主饮酒解闷,体现出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乘月投茅店”描绘出月光下的旅人形象,而“浇愁唤麴生”则流露出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怀念。最后,“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表达了诗人梦醒时分,听到更鼓声响起,乡愁更浓,揭示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