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景象。首句“空塘流水浸长条”,以“空塘”和“流水”为背景,通过“浸长条”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柳树在水中的倒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次句“细雨疏烟拂灞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柔和,细雨轻拂,烟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纱覆盖,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第三句“羌笛数声人不见”,通过“羌笛”的声音,暗示了远处有人在吹奏,但人却未见其形,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一句“春风斜系木兰桡”,以“春风”轻轻拂过,将木兰船的船桨系住,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柔力量,同时也巧妙地呼应了前文的“流水”,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