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山阐维那(其二)

禅心无住复无依,何处飘飘只履归。

想是石桥西畔去,寒林空葬旧僧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修者的心境,禅心无所依托,如同孤云独行,不知所终。诗人想象这位名叫方山阐维那的僧人可能已往石桥西边的远方离去,只留下寒林中空荡荡的僧衣,象征着他的寂灭和修行的痕迹。整体上,诗中流露出对僧人的怀念与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出世入定生活的理解和追思。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将归龙门留别冶城诸游好

海水与别意,相看更谁深。

长风向东来,吹我东归心。

怅然旧山云,苍茫远洲树。

一雁飞晴空,翩翩又东去。

此别非万里,后游当几时。

衔杯不尽欢,握手翻成悲。

我去听寒泉,君留钓台月。

唯有长相思,因之寄天末。

形式: 古风

山泉赏

群嶂横秀气,飞流落云中。

阴厓写古雪,月壑垂长虹。

洄注石镜净,秋临遥天空。

孤赏忆谢朓,青山度松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

海国霜气凉,秋声落遥野。

乾坤肃以清,收纳瞩多暇。

出郭寻幽期,同人命轩驾。

载酒入翠微,凭高憩层榭。

苍山横黄云,大江天共泻。

飞雨霞际晴,夕阳雁边下。

江山满陈迹,今古成代谢。

千载同一时,黄花笑盈把。

酣歌林壑暝,新月松萝挂。

高兴殊未平,临风独悲咤。

形式: 古风

峤屿春潮

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

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

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