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南岳明真法师成都徐季广居士来书勉以脚跟下事,感赋》由巨赞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道义的追求。
首联“万里寄良箴,常惭道未深”开篇即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教诲的感激与自我反省的谦逊态度。诗人虽有远大的愿望和避世之心,却自知在道德修为上还有所不足,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省精神。
颔联“达生空有愿,避世岂无心?”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他认识到,尽管有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愿望,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并非易事,体现了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颈联“窗外波光定,岩前古木森”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窗外的水面波光粼粼,岩石前的老树苍劲挺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尾联“遥闻市井闹,时或发长吟”则将视角拉回现实,市井的喧嚣与个人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偶尔会发出长吟,这不仅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也是内心深处对真理与理想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