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蕙馀百亩,艺兰当路岐。
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
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
小草生涧底,雨露无恩私。
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
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伯熊的《清畏轩》,通过对种植蕙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性的坚守和对清名被知的敬畏。首句“树蕙馀百亩,艺兰当路岐”展现了诗人广植兰花的场景,暗示其对美德的重视和追求。接下来,“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描绘了兰花随风飘香的景象,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如兰,清雅脱俗。
“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一句,将兰花比作君子的品格,即使被误解或轻视,也能保持其高洁。而“小草生涧底,雨露无恩私”则以小草自比,虽生长环境艰苦,但仍能自立自强,寓意人应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品质,它不媚俗,不为世俗所玩弄,能在岁月沉淀中保持自我。最后,“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点明主旨,君子的清廉美德害怕被人知晓,这正是他们低调谦逊的品格体现。
整首诗通过兰花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名誉的谨慎态度,体现了古代君子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
不详
飞甍郁峥嵘,万井交错综。
俯仰各有则,静以御群动。
平时心匠微,斤斧袖不用。
少施见其馀,规画已惊众。
姬公昔营洛,道德作梁栋。
东家有馀材,凤衰无复梦。
帝方议明堂,行矣与君共。
胡床倚春风,池亭自花柳。
去年中秋节,邻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驰,酒觞难一倾。
今年当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复见丰登。
桂魄十分满,暮容千里晴。
节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霭郁,静练秋光澄。
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
嶪嶪高台上,飘飘欲云凌。
矫首宇宙宽,顾影尘滓轻。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谓言坐中客,不饮若为情。
眇眇临窗思美人,荻花枫叶带鸡声。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