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石楼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空山石楼寺,万壑到松门”以空山衬托出石楼寺的孤高与隐秘,万壑与松门则增添了自然与寺庙之间的和谐与对比。接下来,“殿塌丹青改,碑残姓字尊”两句,通过描述寺庙建筑的沧桑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随后,“循林新燕语,破壁野蜂屯”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燕的呢喃和野蜂的聚集,为寂静的寺院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最后,“清净空王法,由来不耐烦”则点明了寺庙的核心精神——清净与耐心,以及对佛法的追求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石楼寺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