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山雪夜本清奇,底事扁舟只凭归。
谁识去来皆兴耳,归时更好似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溪山雪夜的静谧画面,诗人以子猷访戴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心境的感悟。"溪山雪夜本清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雪后的山水画卷,意境清新而奇特。扁舟独行,反映出主人公的孤寂与淡然,然而"底事扁舟只凭归"又暗示了他对归途的期待和享受。
"谁识去来皆兴耳",诗人强调了旅程中的乐趣并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过程中的兴致和心境变化。最后,"归时更好似来时",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喜悦,无论是来时还是归去,都能感受到同样的诗意与乐趣。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超脱与豁达。谢幼谦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不详
香雪支离半坠风,柔条无奈不成丛。
阿蛮如许风流骨,打困秋千细雨中。
珠帘半窗月,修竹一帘风。
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
云山野客,家在浯溪。乘风而来,泛月而归。
渺渺烟波一钓舟,几行归雁白蘋洲。
郭熙眼力今谁健,写出江天烟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