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重晤敷庵醉中赋赠

淞江旧忆年频换,辽海才归秋又残。

初筮幼安龙健在,上抟蒙叟鸴交欢。

侏儒且患长饥死,酩酊能回落日寒。

更就间谣敛襟听,朅来重蹋九逵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回忆中的淞江岁月常常变换,刚从辽海边归来秋天已近尾声。
初次卜筮,幼安如龙般精神焕发,与蒙叟鸟雀共度欢乐时光。
矮小的人只担心长久饥饿而死,沉醉中也能感受到傍晚的寒冷。
我专注倾听民间小调,期待再次踏上那宽阔的街道。

注释

淞江:指地名,古代的淞江位于今上海一带。
辽海:泛指北方的海域,这里可能指诗人故乡。
初筮:初次占卜。
幼安:可能指诗人或友人的名字。
龙健在:比喻人精神饱满。
蒙叟:指年纪大的人,这里可能指某位智者。
鸴:鸟名,即鶫,常用来象征友情。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
间谣:民间流传的小调。
朅来:离去后再来。
九逵:古代大道,九条主要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期所作,通过诗人对淞江旧地的回忆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年华的流逝与个人的变迁,抒发了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感叹。

“淞江旧忆年频换,辽海才归秋又残。”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怀旧情绪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淞江是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而辽海则可能是诗人远行的地方。这里通过季节的更替来强调时间的快速流逝。

“初筮幼安龙健在,上抟蒙叟鸴交欢。”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童年生活和与朋友间的情谊。诗人用“筮”比喻自己年轻时的无知,用“幼安龙健”形容少年时期的活力和友情。

“侏儒且患长饥死,酩酊能回落日寒。”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比饥饿与饮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涩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更就间谣敛襟听,朅来重蹋九逵宽。”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倾听他人的歌谣之时,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道路的思考。这里的“九逵”可能指的是九曲崎岖的小路,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个人的处境和情感态度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马夷初登江亭,晚饮市楼,并寄贞壮、秋枚、宾虹、子贞

秋尽江亭草树疏,川原晚度独纡徐。

一空冀北过穷野,旧约淮南阙报书。

了了明灯煎灼地,腾腾云物蔽亏馀。

回车且就村垆饮,蜜苣围香上酒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雪朝寄述叔

搅风回雪曙迟迟,宣武城南缩手时。

初日未窥凹仄径,晓寒还在暝髡枝。

深山大泽谁能测,官道邮亭马易歧。

只是路遥望江国,见梅吟寄石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贞壮却寄

差比后山忆淮海,强如子美梦青莲。

以兹洴澼能为世,却办蹉跎也自贤。

宁作大尊浮五石,别存宵雅补三千。

搜怀欲尽无多意,将纸刳肝恐不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承天心老万佛阁

我闻谂禅师,断薪接绳床。

杨岐初住时,撒雪满屋堂。

庭松下法子,瓶水注道浆。

看来古佛心,不为屋有亡。

心公自别宗,眼碧髭又霜。

更接十千众,建此新道场。

梯空插璇题,会海结宝方。

自营不住心,每唱无底囊。

如明珠走盘,如利刀截肪。

以兹众生故,苦为诸佛忙。

寥寥一贞境,渺渺万法航。

泥空竟成著,堕有终是盲。

青灯落檐花,吾道千丈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