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四)虚籁堂

结茆空山中,冥心契元寂。

时闻虚籁生,复闻虚籁息。

倦开齐物篇,高枕青山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空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选择在山中结庐,远离尘嚣,冥想于宇宙的寂静之中。通过“冥心契元寂”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他时而能听到空谷回响的声音(虚籁),时而又能感受到声音的消失,这种体验或许象征着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理解。

“倦开齐物篇”,表明诗人对《庄子·齐物论》这样的哲学著作感到疲惫,可能是因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感到困惑或厌倦。然而,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以“高枕青山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

安绍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茂(懋)卿,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 号:砚亭居士(1548-1605)

相关古诗词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五)爽台

层台一何旷,修竹有爽色。

披襟清风来,往往堕巾帻。

白云自满地,上有苍麛迹。

形式: 古风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六)沃邱

乞得袈裟地,青山如沃州。

欲知无著心,面面清溪流。

稍容支许辈,乘筏来溪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西林二首(其一)鹤径

长松夹修道,芳草寒未歇。

朝落东峰云,暮照西原月。

独鹤步不鸣,主人清啸发。

寻仙可长往,将从炼金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和西林二首(其二)荣木轩

林木一何荣,轩居一何敞。

山空白云散,游子发孤想。

已感霜鸟啼,复直秋声响。

无使心伤悲,遂歇邱中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