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次蔡南民韵

霭霭峦烟锁,茅庐傍竹边。

风微人不觉,日上我犹眠。

涉世无良策,端居守薄田。

一尘俱拂净,闲里自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茅庐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

首句“霭霭峦烟锁”,以轻柔的雾气笼罩群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茅庐傍竹边”点明了居住环境,竹林环绕的小屋,既显现出自然的和谐,也暗示着主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风微人不觉,日上我犹眠”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悠闲与自在。微风吹过,却未惊扰到沉睡中的他,直到太阳升起,他依然沉浸在梦乡之中。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

“涉世无良策,端居守薄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选择在山中耕作,过着简朴的生活,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坚守。

最后,“一尘俱拂净,闲里自忘年”将主题推向高潮。在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实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2)

丁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登锡山次陈逊其韵

秋高风力劲,乘醉上山巅。

塔影沉幽涧,松声落惠泉。

白头僧面壁,黄叶树参天。

客散喧归鸟,层城起暮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芙蓉岭晓行

雨雪喜初晴,肩舆向晓行。

涧流残月落,烟散远风平。

寒气侵人骨,山光弄鸟声。

江湾看渐近,指点婺源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秋前七日再宿觉林寺次张婿东生韵

秋高暑气清,微云澹无滓。

复来方外游,偃息空山里。

夫岂慕禅寂,心定似水止。

此中有真趣,且住为佳耳。

盈盈月半规,的的花含蕊。

薄醉昵清酣,楼角钟声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范蠡

功成身退任夷犹,似水臣心何去留。

识得扁舟五湖趣,纵然宦海亦轻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