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过蜻蜓浦

天光水色合为一,舟出西城犹落日。

一规忽见寒璧升,万顷坐叹溶银溢。

哀哀姑恶诉何苦,熠熠萤火光自失。

苇低时见小艇过,水响遥知大鱼出。

铜壶玉酒我径醉,短发垂肩蓬不栉。

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天光与水色融为一体,小船驶出西城如同夕阳余晖。
忽然看见一轮寒月升起,广阔湖面仿佛银液满溢。
悲哀的妇人诉说何其苦楚,微弱的萤火虫光芒黯淡。
芦苇丛中偶尔闪过小舟,远处水声预示大鱼跃出。
举杯痛饮铜壶中的美酒,我已微醉,头发散乱未梳理。
慢慢撑篙逆月而上,不必急躁,静待湘妃弹奏瑶瑟。

注释

天光:明亮的天色。
水色:水面的色彩。
寒璧:寒冷的月亮。
溶银溢:形容湖面泛着银光。
姑恶:哀伤的妇人。
熠熠:闪烁的样子。
萤火:发光的萤火虫。
苇低:低垂的芦苇。
小艇:小型船只。
大鱼:水中大型生物。
铜壶玉酒:珍贵的酒器和美酒。
蓬不栉:头发散乱未梳。
缓篙:慢慢撑船的竿子。
溯月:逆着月光航行。
湘妃: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象征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乘舟西行,天光与水色交融,如同落日余晖映照湖面。忽然,一轮寒月升起,映照在寒冷如璧的水面,万顷波光粼粼,仿佛银液满溢。诗人感叹世事哀伤,姑恶(可能指月亮)的光芒显得凄凉,而萤火虫的微光也黯然失色。

沿途,低垂的芦苇间偶尔闪过小艇,远处的水声预示着大鱼的游动,增添了夜的生动。诗人独自畅饮铜壶中的美酒,任由短发披肩,不加梳理,显得洒脱不羁。他缓缓划动船篙,沿着月光溯流而上,不愿匆匆前行,而是期待湘妃(传说中舜的两位妃子,常象征湖湘之神)能弹奏出悠扬的瑶瑟乐曲,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一份诗意。整首诗以月夜泛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闲适又略带感伤的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月夜有感

炯炯冰轮升,澹澹玉宇碧。

高楼倾美酒,一醉不容失。

陆生独何事,闭户饱岑寂。

年来负风月,岂止此一夕。

平生酒边身,欲老每自惜。

夜阑耿不寐,浩歌出金石。

形式: 古风

月夜作

江风吹微云,长空散鱼鳞。

秋露洗明月,青山涌冰轮。

我病适良已,欣然岸纶巾。

索酒恼诸儿,哦诗惊四邻。

颇觉胸次空,未叹白发新。

庭菊卧残枝,奇香犹绝尘。

园梅虽未花,瘦影已可人。

方池湛奫沦,丑石立嶙峋。

幸无千金费,亦足终吾身。

乐哉何所恨,击壤从尧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月夜短歌

老夫倚杖当户立,霜气青冥月轮湿。

飕飕短发冷入顶,更觉衣屦清风袭。

月落欲尽夜苍茫,回顾明星已煌煌。

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

形式: 古风

木山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

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

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

是间著汝颇宜称,摩挲朝暮真千回。

天公解事雨十日,洗尽泥滓滋莓苔。

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