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捲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诗人米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水的磅礴气势和其蕴含的历史深意。

首句“怒势豪声迸海门”,开篇即以“怒”字形容潮水的猛烈之势,紧接着“豪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潮水涌动时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巨响,仿佛从大海深处迸发而出,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态美。

“州人传是子胥魂”,这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传说钱塘江潮是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名将)的魂魄所化,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赋予了潮水以神秘色彩。

接下来,“天排云阵千雷震,地捲银山万马奔”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潮水比作排列在天空中的云阵,雷鸣般的轰响,以及翻滚的银色山峰,如同万马奔腾,生动地展现了潮水的壮阔与威严。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则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的规律性,它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呼应,如同时间的守卫者,按时提醒着人们的作息,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两句,诗人由眼前的壮观景象联想到历史上的吴越争霸,最终却只留下渔歌飘荡在远方村落的宁静画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钱塘江潮的壮观与神秘,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山林堂

洗竹延清景,培松卫岁芳。

好峰多漾翠,嘉卉袭人香。

犀玉开书札,龙蛇起混茫。

微风北窗卧,真可上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净名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净名(其三)

晨入云随步,宵还月共舆。

清传供佛饭,寒燎隔江渔。

市响昏鸦乱,林穿列曜疏。

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净名(其一)

厌市冲烟入,忘怀对客迟。

吟看飞鸟没,坐到夕阳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