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又次诸公韵送孝穆

霜后浈江见底清,扁舟况复月华明。

天涵远岫青无限,水写新梅白未成。

五马风流开祖饯,群公词赋赠将行。

支离自笑灯前影,掩户高吟冷晕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以月光为伴,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霜后浈江见底清”以霜后浈江之水清澈见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氛围。接着“扁舟况复月华明”则通过扁舟与月光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天涵远岫青无限,水写新梅白未成”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与山峦、水面与梅花都赋予了生命,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天空中远山连绵,青翠无边;水面上新梅绽放,洁白未尽,两幅画面相得益彰,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马风流开祖饯,群公词赋赠将行”描述了诗人即将离开时,朋友们以五马风流的排场为他举行欢送宴,并赋诗相赠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相互切磋、交流的文化风尚。

最后一句“支离自笑灯前影,掩户高吟冷晕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与感慨。在灯下独自一人,影子显得格外孤单,诗人不禁自嘲。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选择高声吟诵,让寒冷的夜晚因他的诗篇而生出温暖的光影。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社会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王立安偕若云叔琬诸昆弟还惠州

去来同是著莱衣,岂必兹行遂曰归。

浦上鸳鸯频独宿,天边鸿雁且连飞。

湖桥罢钓宵移棹,郡阁论文昼卷扉。

病足渐堪驱策在,只应旬月暂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其一)

一树苍松偃盖深,高崖飞瀑落千寻。

使君雅操清如水,不用临流更洗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其二)

不将笔墨对林峦,燕坐超然静五官。

老易本来无二道,河图天一是金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其三)

曾宿田盘最上方,一麾频岁驻罗阳。

知君滋味尝都遍,南北山泉孰较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