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子思往衡湘

浩斋先生第一孙,秀峰后进第一人。

向来著论三分国,唤起阿瞒戮奸魄。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归来定有惊人句,肯寄江西道院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刘子思往衡湘》。诗中表达了对浩斋先生孙子即将前往的祝福之情,以及对其才华和未来的期待。

"浩斋先生第一孙,秀峰后进第一人。" 这两句赞扬了浩斋先生的孙子不仅是家族中的佼佼者,更是在学问上也有所成就,是后辈中杰出的代表。

"向来著论三分国,唤起阿瞒戮奸魄。" 这里讲述了孙子的文学才华,他的文章能够讨论国家大事,揭露那些欺骗和邪恶之徒。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描述了官府使用精确的度量工具丈量土地,而在道路旁边则遗留着古代蜀国的锦绣,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浩斋先生孙子前往衡湘时的心境,像是要攀登到高远的石廪,与神仙祝融一般地位。

最后一句 "归来定有惊人句,肯寄江西道院翁。" 表示了诗人相信当浩斋先生的孙子回到衡湘后,一定会写出令人震惊的佳作,并愿意将这些作品寄给住在江西的道士。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年轻一代才俊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刘生谈命

学兵先学策,谈命先谈格。

君看前辈富贵人,岂与寒士校日辰。

星家者流有刘子,进人退人若翻水。

谈何容易验他年,却是直言差可喜。

形式: 古风

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陆机二十作文赋,刘群二十诣太常。

桃花浪险阿香怒,点破龙额归西江。

平津六十策第一,刘君五十赐袍笏。

一官初入八桂林,官无早晚在努力。

大帅大漕两德星,总是青原旧使君。

若问公堂阶下吏,便是三瑞堂前门生前进士。

形式: 古风

送刘觉之归蜀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

梦中亲见大小程,为渠刺船入洙泗。

嗟我结发从先生,日日看子趋鲤庭。

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

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

子今行李寄大宁,翩然束书游帝城。

袖中一卷经济策,天关九虎叫不应。

朝来忽见毛生刺,看来看去惊且喜。

风花聚散三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

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

我有故山江之西,祗遣思归不遣归。

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长别离。

形式: 古风

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

越台海山清更雄,曲江间出曲江公。

宪台师表光且耿,濂溪留下濂溪井。

赵侯端是宋间平,妙年策名千佛经。

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

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寄声多贺帽子峰,今岁峰头有霜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