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其七)

土埋处处铁菱角,半夜经由未觉难。

于晓岭根伤中倒,方知行过铁门关。

形式: 偈颂

翻译

到处都是被泥土掩埋的铁制尖刺,深夜行走也并未感到艰难。
直到早晨在山岭根部发现它们折断,才意识到已经经过了铁门关。

注释

土埋:被泥土覆盖。
铁菱角:铁制尖刺。
半夜:深夜。
未觉难:并未感到困难。
于晓:在早晨。
岭根:山岭底部。
伤中倒:折断。
铁门关:比喻艰险的地方或难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边塞景象,以铁菱角比喻战争中的坚毅与险阻。"土埋处处铁菱角"暗示了战地的荒凉和遗迹,如同被泥土掩埋的铁器,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战争的痕迹。"半夜经由未觉难"则写出行者在深夜中艰难跋涉,尽管环境恶劣,却浑然不觉其艰辛。

"于晓岭根伤中倒"进一步揭示了旅途的艰辛,主人公在黎明时分,在山岭的陡峭处因疲惫不堪而倒下,这可能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可能是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方知行过铁门关"点明了诗人所经之处正是传说中的险峻关隘,形象地表达了通过重重难关后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边关行旅的艰辛与壮志,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沉思。释道行作为宋代僧人,其诗作往往富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洞察。

收录诗词(46)

释道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七首(其四)

赵州庭前柏树子,昆崙眼睛如点漆。

笑他法眼谤先师,觉公心苦口如蜜。

形式: 偈颂 押[质]韵

颂古十七首(其三)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

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颂古十七首(其二)

落叶归根,铁牛当路。来时无口,索盐得醋。

金槌不动落群机,列圣丛中第六祖。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七首(其一)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