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俞的诗《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其一)》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听琴的场景,同时也寓含了深厚的情感。首句“莫谓钟期少”,借用古代知音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暗示弹奏者技艺高超,犹如罕见的音乐知己。次句“相逢故太常”则点明弹琴者身份为太常,地位尊贵,与听者之间的相遇显得尤为珍贵。
“穷途俱落魄”表达了诗人与杨太常在人生失意时的共鸣,即使处境艰难,也能从对方的琴声中找到慰藉。“夙昔奉君王”则追忆他们昔日侍奉君主的时光,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两句“调入巴云远,音同淮水长”,通过比喻,形容琴音悠扬深远,如同巴蜀的云雾和淮河的流水,给人以辽阔而深沉的感受。
最后两句“雍门千古恨,倾耳泪沾裳”直抒胸臆,借雍门之典故,表达出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聆听琴音时的深深感动,以至于泪水涟涟,浸湿衣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听琴人与演奏者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