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山纪行(其十)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

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游峨眉山纪行》系列中的第十首。通过“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身追求与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他表达了自己在寻求仙道与佛教的道路上未能如愿,却甘愿以儒家学者的身份自居,坐拥简朴的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

接着,“入社敢同陶靖节”一句,诗人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比,表明自己敢于融入文人雅士的圈子,与他们相交,但又不完全效仿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而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最后,“不须三笑虎溪前”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人聚会中的一些形式化行为持保留态度,认为真正的友谊和交流无需过分刻意的形式,三言两语间就能心领神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方孝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复杂情感和对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一)

落日斜明挂树瓢,下方城郭去人遥。

青山过雨僧深定,门外云封独木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二)

羽客禅僧也好奇,对人觅句几攒眉。

林端新月初高夜,叶底残红落尽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三)

倚涧人家近更清,吠风惊犬走还迎。

衲衣鹤氅从章甫,落日看山一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四)

山南夫子待多时,庭外松花落涧芝。

夜半梦回闻鼓响,觉来颡泚冷沾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