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老遇吕洞宾图

东老忘怀相遇时,洞宾烂醉以为期。

聊题不涉毫端句,早被石榴皮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东老与吕洞宾相遇的奇幻场景,充满了道家仙风和超脱世俗的意味。

“东老忘怀相遇时”,诗人以“东老”指代沈东老,用“忘怀”二字,暗示沈东老在与吕洞宾相遇前的心境淡泊,仿佛一切世事都已了然于胸,没有一丝挂碍。这种超然的态度,为后文的奇遇埋下了伏笔。

“洞宾烂醉以为期”,提到吕洞宾,以“烂醉”形容其状态,既展现了仙人的洒脱不羁,也预示着两人相遇并非寻常。将“以为期”置于其中,更显出这次相遇的非同寻常,仿佛是预先约定好的宿命。

“聊题不涉毫端句,早被石榴皮得知”,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沈东老只是随意地题写了几句诗,却无意中透露出了某种玄机,连看似平凡的石榴皮都能“得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吕洞宾之间微妙的联系,也暗含了道家哲学中关于自然万物皆有灵性的思想。石榴皮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宇宙间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它“得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整个宇宙秩序的一种隐喻性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沈东老与吕洞宾的相遇,巧妙地融合了超脱世俗的道家哲学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氛围,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中秋苦雨赵知微登天柱峰赏月图

人爱中秋月色同,忽惊凉雨翳昏钟。

如何只隔一重膜,不见仙家天柱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南柯蚁梦图

忘了堂堂六尺身,鬼花生艳幻微春。

绝怜蚁窟无分晓,迷尽古今多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崔护觅水图

哭断东风转有情,俄惊满面笑容新。

当时饮水今犹醉,别是桃花半点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倩女离魂图

有心谁怕铁为墙,直透虚空未易量。

若问合离真伪事,满池绿水笑鸳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