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近夫尹靖江

靖江百尺澄秋波,江上秋风吹薜萝。

芦花凫雁呜相和,江南女儿红碧衣。

日涴晴沙薄暮归,手牵兰杜不忍违。

秋容入佩香风微,短棹吴歌处处吟。

歌长调切伤人心,江天月出江水深。

远客闻之泪沾巾,孤山此夕好登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靖江江边的秋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靖江百尺澄秋波”以“百尺”形容江面的辽阔,秋波清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接着,“江上秋风吹薜萝”一句,通过秋风的轻拂,让薜萝摇曳生姿,增添了动态之美。

“芦花凫雁呜相和,江南女儿红碧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生活场景,芦花飘扬,凫雁鸣叫,与江南女子的红碧衣裳相互映衬,展现了和谐与生机。随后,“日涴晴沙薄暮归,手牵兰杜不忍违”则细腻地刻画了日落时分,女子牵着兰花与杜鹃,不舍离去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依恋之情。

“秋容入佩香风微,短棹吴歌处处吟”中,“秋容入佩”将秋色融入女子的佩饰之中,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短棹吴歌处处吟”则通过女子在江上划桨唱歌,展现了她们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歌长调切伤人心,江天月出江水深。远客闻之泪沾巾,孤山此夕好登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殷近夫的深情祝福与离别之情。歌声悠长,触动人心,月光洒满江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与思念。远行之人听到这歌声,不禁泪湿衣襟,选择在孤山之夜登高望远,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靖江江边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19)

孟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丹青妙意画莫测,一幅写尽秋江色。

天远平看枫树林,云长不辨鸿飞翼。

崖半青松绾夕烟,洞门乱石绕寒泉。

羽客看山坐松下,横琴不语心悠然。

孤舟短棹清波里,烟雨霏霏笛声起。

芦叶青摇洲渚风,蓼花红映江心水。

松下舟中俱隐沦,城闉车马徒纷纷。

怅然省识画中趣,何能归来江上动鸥群。

形式: 古风

湘水歌

湘水绿色波瀰瀰,石树参差岸烟起。

芳洲兰叶摇香风,日暮千林万花紫。

春无鸿雁随阳和,昼见猕猴挂薜萝。

谷深疑有秦人住,泽畔时闻渔父歌。

独爱苏吴顾虎头,谪官五马来湘洲。

郡中无事常高卧,忽复乘舟泛碧流。

醉邀明月不知返,曲奏阳春恒寡酬。

神简郎君更清出,小顾阿髦谁甲乙。

陈荀王谢久尘埃,君家一门皆俊才。

班扬已去苏李死,气运文章喜再回。

德星远向庭闱聚,堂上春阴覆瑶树。

柳山云物春更嘉,翠竹寒泉啼鸟哗。

昔人尚有读书屋,君复题诗蹑紫霞。

形式: 古风

人日

去年人日颍水滨,今年人日长安上。

白雪青尊忆故人,长烟平树空遥望。

苑外宁无杨柳新,水边不见梅花放。

天南地北总支离,瘦马东风倍惆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漾]韵

汉宫词

忆昔妾当二八期,正是汉家全盛时。

九重下诏择鸾匹,万国求贤配凤姿。

妾身自分非良质,百万人中叨第一。

天子亲迎出殿廷,辅臣持节下蓬荜。

蓬荜辉光异昔年,丝萝延蔓至今日。

始知贵戚失金张,不许王侯论甲乙。

一入金门侍至尊,奈何相见不相言。

红颜未必招人妒,薄命何堪承主恩。

主恩深重应难报,妾意殷勤那复论。

一别谢君面,往驾无旋辕。

夜夜看星回永巷,朝朝望日倚长门。

长门永巷春风起,万卉千花斗芳紫。

燕子飞过密杏中,黄莺啼向垂杨里。

莺莺燕燕各相依,戏蝶游蜂两两飞。

可怜今日春光好,可惜明朝春又归。

凤辇常时游上苑,羊车无日到重扉。

岂干侍御还多宠,自是君王有万几。

万几閒暇甘游猎,朝出城南暮城北。

金鞍玉骑走千军,羽箭雕弓堕双翼。

陌上风光自可嘉,宫中粉黛无颜色。

离宫一万所,别殿九重深。

岂有荣华希宠爱,更求词赋感君心。

何人可托黄金赠,薄情不见白头吟。

珍珠帘下閒歌舞,且取欢娱谢愁苦。

自爱琼箫引凤皇,自爱金杯度鹦鹉。

鹦鹉性能言,不能到君前。

一朝被笼络,翠羽徒自怜。

不沐君恩奚足惜,不见天颜心未怿。

天下升平主万年,妾身生死良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