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充满了生活化的哲理。"诸方说禅,地藏种田",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进行了鲜明的对照,暗示了禅宗追求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更在于实际生活的体验和修行。
"西余门下,又却不然",点明了特定的禅宗传承或修行环境,强调了不同于常规的修行方式。"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这两句直接引用了禅宗中著名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的修行理念,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面对并处理各种感受和需求的重要性,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不离日常的生活实践哲学。
"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禅宗精髓之人的期待,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深入体悟、与禅宗精神共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否则所有的解释和讨论都将是徒劳的。这不仅是对禅宗修行境界的一种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逻辑和生活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对真正理解和实践禅宗精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