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喜晴

此日是人日,爱有皎日光。

晨起看东园,高树映微阳。

须臾大风起,吹散云纷攘。

远山露翠微,林花净含芳。

儿童各欢言,今年人乐康。

天道固应尔,人事亦相将。

一从念载来,闾阎多歉荒。

朝出鲜饱食,晚归空暮粮。

茹苦无终极,迩来更狼当。

四郊盗纵横,焚劫火连乡。

捉人横索钱,妇女无完裳。

嗟嗟人艰难,言之心转伤。

绣衣承帝命,鉴临赫煌煌。

清风驱酷焰,雅志整颓纲。

百司仰休风,庶僚循宪章。

王灵渐以振,六师颇张皇。

渠魁歼一二,其馀稍遁藏。

官门更肃清,户役不甚忙。

田园有新种,室庐理旧疆。

已知今岁乐,且喜此日良。

天心最仁爱,悯下更无量。

只在邦之彦,秉德奉明昌。

看看政有经,便应此时旸。

感召信不忒,谁云命靡常。

欢会更欢会,高歌声琅琅。

东风寒尚紧,满酌此瑶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人日喜晴》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描绘了人日(正月初七)天气放晴时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安宁、人民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日是人日,爱有皎日光”点明了时间背景,表达了对人日这一天阳光明媚的喜爱之情。接着,“晨起看东园,高树映微阳”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站在东园,高大的树木映衬着初升的阳光,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须臾大风起,吹散云纷攘”描述了短暂的风云变幻,随后“远山露翠微,林花净含芳”又恢复了宁静,远处的山峦呈现出一抹淡绿,树林中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芳香。

“儿童各欢言,今年人乐康”描绘了孩子们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欢声笑语,预示着今年人们生活安康。接下来,“天道固应尔,人事亦相将”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人间世事的理解与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一从念载来,闾阎多歉荒”反映了过去几年间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朝出鲜饱食,晚归空暮粮”、“茹苦无终极,迩来更狼当”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苦难的持续性。

“四郊盗纵横,焚劫火连乡”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场景,接着“捉人横索钱,妇女无完裳”揭示了盗贼横行、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

“嗟嗟人艰难,言之心转伤”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绣衣承帝命,鉴临赫煌煌”则寄托了诗人对统治者能够体恤民情、治理国家的期望。

“清风驱酷焰,雅志整颓纲”、“百司仰休风,庶僚循宪章”、“王灵渐以振,六师颇张皇”、“渠魁歼一二,其馀稍遁藏”、“官门更肃清,户役不甚忙”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恢复、盗贼被擒、官府治理清明的期待与欣喜。

最后,“田园有新种,室庐理旧疆”、“已知今岁乐,且喜此日良”、“天心最仁爱,悯下更无量”、“只在邦之彦,秉德奉明昌”、“看看政有经,便应此时旸”、“感召信不忒,谁云命靡常”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上天仁慈、人间和谐的坚信。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梁浮山(其一)

漠漠江天帆,送君去何所。

破浪溯龙门,五色云深处。

东风归岭海,众芳盈洲渚。

采芳欲赠君,忉怛劳心绪。

悠悠复悠悠,江皋独延伫。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送梁浮山(其二)

昨日唱莲歌,今朝击桂楫。

桂楫趁时游,莲歌暂时辍。

既侈昼绣荣,复缓鸣珂节。

振振缵世裘,明明扬祖烈。

乡曲有公言,阀阅真奇杰。

珍重远于征,江花采盈撷。

形式: 古风

题画李白望月

莫啸天边风,莫捉海底月。

长鲸不可骑,一去无休歇。

春山富白云,归来同采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游镜林和泰泉公韵

凉飙起天末,三城漏初永。

桂子散秋香,桐露滴金井。

结伴及良时,芳尊递邀请。

长镜何澄明,华槛亦脩整。

两两此遨游,扁舟漾云影。

渔竿手自持,都从一时屏。

幽花盈两岸,晴日丽嘉景。

琥珀味陶陶,水晶光囧囧。

开襟脱羁绊,曾云效硁硁。

主人更好怀,落落松盘岭。

游我以醉乡,旷荡无边境。

使我乐忘归,卧此凌云艇。

玉露漱繁襟,馥郁传新茗。

迂疏承大雅,觉来发三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