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又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予。你看它芽如眼、叶如眉、枝如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如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和枝条如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鉴赏

这首《江城子》是宋代词人谭宣子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画面。开篇"嫩黄初染绿初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初来的景象,嫩黄的花朵点缀着新绿的枝头,犹如初学者在细致描绘春色。"倚春娇"三字则写出女子在春光中娇媚的姿态。

接下来的"索春饶"表达了对春光的渴望和挽留,"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通过燕舞莺啼的生动画面,暗示了春意盎然的生机和女子心中的柔情。"便作无情终软美",即使春光看似无情,却依然美丽动人,仿佛赋予了女子眼眉腰间的柔美。

下片转而描绘了离别与重逢的场景,"短长亭外短长桥"象征着旅程的遥远,"驻金镳.系兰桡"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金饰的马笼头和兰舟的缆绳都寄托着深深的不舍。"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赞美了女子的青春美貌和短暂的相聚时光。

结尾"辨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表达了词人对重逢的期待,即使路途遥远,烟雨迷茫,也愿意不顾一切地追寻。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风格。

收录诗词(12)

谭宣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

  • 字:明之
  • 号:全阉

相关古诗词

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春江骤涨,晓陌微乾,断云如梦相逐。

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燕飞独。

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

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形式:

侧犯

素秋渐爽,倚香曲枕情依旧。怀袖。

浸数尺湘漪、簟纹皱。悲欢尽梦里,玉骨从消瘦。

空又。思太液芙蓉未央柳。翔凤何在,乐府传孤奏。

人病酒。有鸳鸯双字倩谁绣。拜月西楼,几声滴漏。

应恐纨洁,已疏郎手。

形式: 词牌: 侧犯

鸣梭.自度

织绡机上度鸣梭。年光容易过。

萦萦情绪,似水烟山雾两相和。

谩道当时何事,流盼动层波。巫影嵯峨。

翠屏牵薜萝。不须微醉自颜酡。如今难恁么。

烛花销艳,但替人、垂泪满铜荷。

赋罢西城残梦,犹问夜如何。星耿斜河。

候虫声更多。

形式: 押[歌]韵

春声碎.南浦送别自度腔

津馆贮轻寒,脉脉离情如水。

东风不管,垂杨无力,总雨颦烟寐。栏干外。

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刘郎易憔悴。

况是恹恹病起。蛮笺漫展,便写就新词,倩谁将寄。

当此际。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

形式: 词牌: 春声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