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行即事

数日征行喜即晴,山明溪秀翠为屏。

竹门梅出数枝白,松外山横几叠青。

人渐采茶登陇阜,家多酿秫市邮亭。

短舆午困几成梦,两两枝禽为唤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喜悦之情。

“数日征行喜即晴”,表明经过几天的旅途劳顿,现在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好天气,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这里的“即”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迅速,也传达了诗人内心喜悦的情绪。

“山明溪秀翠为屏”,描写的是山清水秀,翠绿的竹林宛如屏风一般,将自然之美围起来。这里的“翠”字形容色彩,既强调了景物的鲜明,又增添了一份生机。

“竹门梅出数枝白”,诗人眼中的竹门轻启,一两枝梅花悄然绽放,洁白如雪,让人仿佛闻到了那清新的花香。这里的“数”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梅花的稀少,也突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

“松外山横几叠青”,远处的山峦在松树之外层层叠现,绿意盎然。这里的“叠”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起伏和连绵。

“人渐采茶登陇阜”,人们开始攀爬在茶园中,采摘着新鲜的茶叶。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时节之转,更表达了一种生产生活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家多酿秫市邮亭”,家家户户都在酿造美酒,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种酒类。这一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文景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

“短舆午困几成梦”,坐在小船中,午后微风之下,让人不禁有些昏昏欲睡。这里的“几”字巧妙地表达了那种恍惚之间、似醒似醉的状态。

“两两枝禽为唤醒”,两只鸟儿在树梢上鸣叫,打破了诗人即将入睡的宁静。这一句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细腻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风光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那份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壬子劝驾

人物从来盛楚南,新元诏士奉芝函。

身逢熙运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

好趁驿梅催骑策,归来官柳映袍蓝。

池边相祝趋闻喜,剩取宫花一朵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不见松庵又几年,书来云欲卜新椽。

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结缘。

多谢烹鱼勤客遗,薄言骑鹤寓腰缠。

惜无广厦欢颜力,姑用长安作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子夏偶成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于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馀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二)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

掀髯一接春风笑,便觅渔蓑老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