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

镀镮故锦縻轻拖,玉?不动便门锁。

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髲?。

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

形式: 古风

翻译

装饰华丽的门环挂着丝绳,轻轻拉动,玉门静止无声,仿佛上了锁。
谁在水晶般清澈的梦境中沉睡?栏杆上的花儿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
香气升腾直入云霄,向天空倾诉春天的到来,如同攀登九重天梯的十二扇门。
想要如轻盈的身躯和消失的影子般难以追寻,只有粉蝶贴在屏风上,留下痕迹。

注释

镀镮:装饰华丽的门环。
故:因此,所以。
锦縻:丝绳或锦带。
轻拖:轻轻拉动。
玉?:玉门,古代宫殿的门。
不动:静止。
便门锁:仿佛上了锁。
水精:水晶。
眠梦:梦境。
何人:谁。
栏药:栏杆上的花草。
日高:阳光高照。
红髲?:鲜艳的花朵。
飞香:香气升腾。
诉天:向天空倾诉。
云梯:比喻天梯。
九关:九重天门。
轻身灭影:轻盈的身躯和消失的影子。
粉蛾:粉蝶。
帖死:紧贴。
屏风上:在屏风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

"镀镫故锦縻轻拖"一句,通过对旧锦带子被轻轻拖拽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不舍。"玉?不动便门锁"中的"?"字是一个生僻字,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可能是指某种精致的小饰品,这里暗示着主人公的心情如同这未动的玉饰,被隔绝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

接下来的"水精眠梦是何人",则是在询问梦中的自己或他人是否真的存在,透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栏药日高红髲?"中"栏药"可能指的是某种放在窗栏上的香料或药材,而"日高"则是时间的流逝,"红髲?"字眼暗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

"飞香上云春诉天"一句,则是在描绘一种香气飘逸的景象,主人公似乎在向苍天倾诉着什么,这里的"春"可能不仅指季节,更有生机勃勃、希望和美好的寓意。紧接着的"云梯十二门九关"则是借用了古代仙境或宗教中登霄之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则是在描绘一种无比渺小和脆弱的人生状态。"轻身"指的是虚幻而不真实的存在,"灭影"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命运的短暂;"粉蛾"可能象征着细微而易碎的事物,而"帖死屏风上"则是在描绘一种无声无息的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生命、时间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水斋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雨时一双。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代贵公主

芳条得意红,飘落忽西东。

分逐春风去,风回得故丛。

明朝金井露,始看忆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

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

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代赠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