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罗泽南联

率生徒数十人转战而来,克廿余城,杀几万贼,亦良将,亦名儒,独有千秋,萝山不见;

报国家二百年养士之泽,提三尺剑,著等身书,是忠臣,是义友,又弱一个,湘水无情。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罗泽南的卓越功绩与高尚品德。上联“率生徒数十人转战而来,克廿余城,杀几万贼”描绘了罗泽南率领弟子们英勇作战,攻占多座城池,斩杀大量敌人的壮烈场景,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非凡才能和勇敢精神。

下联“亦良将,亦名儒,独有千秋,萝山不见”则进一步肯定了罗泽南不仅在军事上有杰出表现,同时在学术上也有深厚造诣,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其中“独有千秋”表达了对罗泽南历史地位的崇高评价,“萝山不见”则可能暗含对罗泽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后半部分“报国家二百年养士之泽,提三尺剑,著等身书,是忠臣,是义友,又弱一个,湘水无情”则赞美罗泽南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贡献,以及他作为忠诚的臣子和正义的朋友所展现的高尚品质。最后以“湘水无情”收尾,既是对湘江水无常性的感慨,也是对罗泽南英年早逝的哀悼。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情的赞语,全面展现了罗泽南作为军事家、学者、忠臣和义友的多重身份和卓越成就,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思和高度敬仰。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挽潘曾莹夫妇同日寿终联

位跻极品,年过古稀,名德更贻千载远;

生本自天,殁仍同日,唱随犹是暮春时。

形式: 对联

挽许虞琴联

人望属君资,雪岭三年怜瘦骨;

兄曰嗟予弟,星轺万里入边愁。

形式: 对联

挽李鸿藻母联

两朝师保疑丞,母训由来资启沃;

八座富贵寿考,天章犹为表音徽。

形式: 对联

挽徐郙母联

持节指崆峒,昼日有才光特榜;

归程近畿甸,望云何处惨孤云。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