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清源山房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高人卜筑处,山水寂无喧”点明了地点的静谧与主人的超凡脱俗。接下来,“散帙夜焚蒳,带经时灌园”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夜晚读书,白天耕作,生活简单而充实。通过“窗中列岩岫,原上种兰荪”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房周围的自然景色,岩石与山峦映入窗内,原野上种植着兰花和香草,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最后,“眷此多幽旷,空怜微尚存”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即这样的生活方式虽好,但似乎难以长久保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