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所废忘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过去的学问已经不多见,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时断时续。
广阔的世事讨论如茫茫大海,各地的忠告散落在各处。
白白地沉迷于钻研典籍,仍然依靠破旧的竹简诵读。
可惜没有像袁伯那样的人来指导,我只能独自面对岁月的侵蚀,知识浅薄。

注释

旧学:古代的学问。
纷无几:很少见。
幽怀:内心深处的想法。
断复寻:时断时续。
苍茫:广阔而迷茫。
万机论:世事的广泛讨论。
零落:散落。
九州箴:各地的忠告。
枉嗜:徒然沉迷。
韦编:指《韦编三绝》,形容勤奋读书。
槁简:破旧的竹简。
袁伯业:比喻有学问、能指导的人。
孤陋:知识浅薄,孤陋寡闻。
任年侵:任由岁月侵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去学业荒废、知识遗失的感慨,以及面对繁复世界变化时的无奈与孤独。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所学已经遗忘大多数,只剩下一些零散记忆的惆怅心情。他渴望再次寻找那些已经模糊的知识和记忆,但又感到无从查起。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景象,"苍茫万机"形容世界变化复杂,而"零落九州箴"则指代古代用以警策君王的铃铛,如今却散落各地,不再有声音。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广大而又纷乱的世界时,所感受到的渺小和无力。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这里"枉嗜"一词表明诗人的执着与偏爱,他仍旧沉迷于那些用草书写成的古籍(韦编)之中,尽管这些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但他还是喜欢默念(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缺乏与失落的感受。在古代,袁伯业是以学问著称的人物,这里提及他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当下没有能与之交流的高士的渴望。"孤陋任年侵"则是说诗人感到自己愈发孤独和落寞,而岁月也在不断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业的反思,映射出诗人对于知识、时代与个人的深刻感悟,表现了宋代文人面对社会变化时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啸台

孤壁横天畿,岿然袤寻丈。

恭承晋高士,尝此摅遐想。

临风挹胜轨,意若无今曩。

当涂昔战龙,典午方搆象。

忠贤履危运,鳞羽婴密网。

烈烈炽邦刑,耽耽剪人望。

嵇吕膏砧斧,涛舒受羁鞅。

先生机且神,妙用包群枉。

兀尔谢将迎,隤然寄昏放。

礼法虽我雠,智恬非外奖。

恻怆广武游,留连步兵酿。

朅来桑梓国,凭高念长往。

舒啸万籁先,浮精九皇上。

归禽宛颈还,秣驷临刍仰。

当日天地心,寥寥共悲壮。

咄嗟涉千祀,隐轸存遗壤。

临岸知是非,俎豆犹彷像。

我来一倾耳,城隅断馀响。

枭鹗愁空林,狐狸语平莽。

高韵邈已徂,清铭复谁赏。

尝闻史氏传,涂穷辄怊怅。

正人与直辔,何代非流荡。

淳风日已微,投辞谢精爽。

形式: 古风

寄子京

八年三郡驾朱轮,更忝鸿枢对国均。

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

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

惟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延州经略庞龙图

驿骑传书拂塞尘,开缄长跪墨犹新。

霜馀且喜青松在,火尽谁矜白璧真。

嵇阮交游思旧隐,皋夔功业记名臣。

年来更嗜无生学,笑杀关西仗钺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题职方周员外庐山笑台

周郎有旧隐,远在南山陲。

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

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当时骛高兴,益友相攀追。

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

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

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

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

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

虽云未投绂,良足纾烦疲。

余怀本丘壑,世路方絷羁。

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

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