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友七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陈熙治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首句“枢垣寂无事,红药当阶翻”,以静谧的枢垣环境为背景,红艳的花朵在台阶上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接着,“舍人儤直归,长揖忘寒暄”描绘了朋友间的和谐与尊重。舍人归来,双方以长揖之礼相迎,不拘于日常寒暄,体现出深厚的情谊和对彼此的敬重。
“文体厌卑靡,导河寻其源”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反思。他厌倦了低俗浅薄的文风,渴望探寻文学的源头,追求高雅深沉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最后,“空山调玉琴,一洗筝琶喧”以空山中调琴的场景结束,象征着诗人通过音乐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的喧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友情的美好,更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